将相和课堂笔记

条条干货!亲子专家教育孩子的12个秘诀

时间:2023-03-17

点击关注,每天获取最新学习资料!
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沟通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
学习和生活 习惯?过去一年,下面这些亲子专家曾就亲子沟通、习惯养成等儿童教育话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心得,为家长们答疑解惑。

亲子沟通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、国际心理咨询师 刘称莲:
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孩子
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行为有偏差时,刘称莲认为家长首先要对孩子有一份好奇心:家长要了解孩子内在的感受是什么?他对家长有什么期待?他对别人有什么期待?这些都是家长需要去做的。家长在好奇过后,还要去做“潜水员”,潜到孩子内心的深处去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。“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当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时,会发现孩子有一些家长事先完全没想到的想法。”

“父亲参与促进中心”秘书长 温志刚:
父亲陪伴孩子要用心也要有趣
在温志刚看来,陪伴孩子的质量不能以时间为衡量标准,陪伴得久并不一定质量就高。那么,陪伴孩子的质量由什么来决定呢?温志刚为爸爸们提供了“两项指标”,第一就是家长是否可以专注、专心地跟孩子在一起,哪怕只有十分钟,质量也会非常高。“因为你完全沉浸在其中了,这个时候是你在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,而不是尽义务陪孩子玩。”温志刚说。第二就是陪伴孩子的时候,不只要做爸爸,还要做自己,“要调整好情绪,做一个幸福快乐的爸爸。”

首都医科大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心理专家 杨凤池:
多给予孩子“肯定” 杨凤池认为应该让孩子在“肯定”中成长,家长要毫不吝啬地肯定和表扬孩子身上值得赏识的东西。有些家长常对孩子抱怨:“这个作业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,你这字怎么写得像虫子在爬!”可事实上,孩子是无法区分对错的,家长的责任就是告诉孩子,什么是对和错,而且还得明白什么是主动的做错,什么是被动的做错。杨凤池建议家长要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进行表扬,孩子就知道这样做家长会高兴。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问题,而应该多发现孩子好的地方,符合规范的地方。

习惯养成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、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齐大辉:
家长别犯“原点错误”
今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,习近平到北京大学,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发言: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,青年时期就等于系上了第一颗纽扣,每一个目标、每一个理想、每一份事业都是从这第一颗纽扣开始。它是一块基石,也是命运的闸门。齐大辉教授把这个故事称作“第一扣的故事”,他在做客“现代教育大讲堂”时提道:“纽扣第一个系错了,后面都错了。从学术上来讲,这叫作原点错误。不客气地讲,很多家长就是家庭教育的原点错误。”

“生活是一个微积分,我们如何对待每一天所发生的事,是会有不同结果的。教育也如此,家长如何对待孩子,结果一定是不同的。”齐大辉教授指出,目前一些家长的不良行为给孩子做了坏榜样,这是家庭教育中真正的“原点错误”。

北京市写作协会副秘书长、家庭教育指导师 王艳:
提供孩子自我教育的机会
有研究发现影响孩子成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他人教育因素等,但此外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孩子能否进行自我教育,即通过认识自己、要求自己、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,自己教育自己。

王艳认为,所有来自外在的教育都是一根拐棍,只能起到辅助作用,只要这个拐棍一撤孩子还是不会自己行走。而拥有了自我教育的孩子就像插上翅膀一样,终有一天可以展翅高飞。“孩子只有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亲身历练中才可以得到成长,但遗憾的是,当下更多的家长却未能给孩子提供这样自我教育的机会。”

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 马骏:
让孩子依礼而为 “好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,这是孩子最重要的基础。”马骏说,习惯培养应该从小开始,而在众多习惯当中,家长尤为注意的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,让孩子从小知礼、懂礼,更要行礼。马骏认为,当下教育最大的误区,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匹配。这就要让家长注重将孩子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对接起来,不仅让孩子知礼懂礼,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要依礼而为。

性格培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焕斌:
给孩子传递“情绪”正能量
当孩子出现坏情绪时,情商高的父母会怎么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呢?王焕斌建议:首先,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情绪、体验情绪。其次,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洞察他人的情绪。再次,家长可以拥抱孩子,让孩子有安全感,家长要接受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。同时,父母还要学会做孩子情绪的榜样。这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往往受父母情绪的感染非常大。所以父母要多传递一些正能量给孩子,不要在孩子面前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式来宣泄不满的情绪,比如打骂他人,乱砸东西等。

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赵澜波:
让孩子学会互相欣赏 在赵澜波看来,有多个子女的家庭中,父母要不断创造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,通过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、相互帮助、合作分享、相互竞争等,培养孩子间深厚的亲情。赵澜波建议要创造机会帮助孩子发挥彼此之间的性格优势。“可以抓住生活中的小事,让孩子们去探讨,让孩子彼此去学习,互相去欣赏。小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游戏,让他们去做;大的时候,可以让他们去合作完成一些大的事情,利用两个人性格上的优势去进行分工合作,如手工制作、外出旅游等,让他们在合作中彼此欣赏。”

家庭教育指导师、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 董丽燕:
父母要做孩子性格好榜样
董丽燕认为,除了先天因素,后天的环境对孩子性格塑造也极其重要。“在小学阶段,孩子的性格并没有完全定型,培养良好的性格可以从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开始。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。理想型的亲子关系,是爱而不娇,严厉而又慈爱,亲子情感是相互交融的。这种氛围下,孩子会感觉到受到尊重和信任。他们的性格多表现为独立、活泼、开朗,有协作精神、有活力,而且善于和同伴相处。董丽燕呼吁,父亲与孩子多接触,可以促进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。

阅读兴趣“爱阅读”创始人 李一慢:
引领孩子读书看世界 李一慢认为,亲子共读有很多好处。首先,这可以形式化地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较好的关系。尤其对爸爸们来说,与孩子一起读书既简单又方便,很容易让父子的关系变得融洽。其次,亲子共读可以帮助家长跟孩子建立共同世界。许多家长常常困惑,自己的思想为什么总是与孩子有距离。其实,与孩子读同一本书,就等于跟孩子拥有一个共同密码,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长也就更加容易了解了。

除了亲子共读,李一慢还建议家长与孩子共看一部电影、同爬一座山。这些活动都会成为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密码。“密码越多,我们的爱就会越深。”

童书出版人、儿童教育作家 三川玲:
不拘一格让阅读变悦读
三川玲认为可以让孩子多种途径“读”书。听书,也是一种阅读。随着时代发展,电子阅读已成为一种趋势。作为新时代的父母,对这些方式要积极接纳,活学活用。三川玲说:“给孩子更广泛自由的阅读,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,而不是获取生存本领的工具。背诵3000首诗歌,不如遇到一首改变人生的诗歌,重视内心的改变,而非数量的堆积。”

北京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小雨姐姐:
带着纯真的童心给孩子讲故事
如何讲故事才能更生动?小雨姐姐的窍门就是怀着一颗童心。在她看来,孩子之所以喜欢故事,是因为孩子们都相信故事中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,因此大人在讲故事时,也要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,毕竟“如果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,都不相信公主和王子的存在,那又怎么能把故事讲得太生动呢?”

在小雨姐姐看来,传授知识并不是故事的主要功能,“要把兴趣带给孩子,让孩子对读书、对阅读产生兴趣,这才是孩子从故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。”

(内容来源于《现代教育报》,素材来源于网络,好
的内容值得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搜索

最新发布

回到顶部